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22的文章

李.西餐廳 Café’ de M&L|到南崁人家喻戶曉的老牌西餐廳,品嚐俄羅斯特色料理|南崁美食

  李.西餐廳 Café’ de M&L|不可錯過的特色俄羅斯料理 李・西餐廳Café’ de M&L,是我與男友差點分手又復合後約會的第一家餐廳,位於蘆竹區公所附近的南崁路上,是間營業超過30年的老牌西餐廳,地處於南崁最熱鬧的地區,在招牌林立的街市裡,李・西餐廳沒有招牌的低調門面,可能因為沒有特意尋找而錯過。 然這樣低調的門面並沒有讓李・西餐廳就此門可羅雀,反倒是在南崁地區像是人盡皆知,甚至也有其他地區的桃園人慕名而來。 開在長榮航空公司附近的李・西餐廳Café’ de M&L在南崁還未熱烈發展之初便是機師與空姐停泊休憩的餐廳,常有外籍的機師造訪並熱情傳授老闆獨特的家鄉味,李・西餐廳Café’ de M&L的菜單中因此寫滿了來自各國的特色料理,這是一種戶利共生,異鄉人得以在落地時不費力地淺嚐家鄉味,開在本地的餐廳也因此擁有了橫跨各國的特色料理。 【Info】 李.西餐廳 Café’ de M&L 地址: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192號 營業時間:周一-二、周四-日:11:30-15:00、17:30-21:00 電話:(03)352-7369 基輔炸雞 李・西餐廳的招牌菜之一,幾乎到訪的來客皆會點上一道。 基輔炸雞是道俄羅斯料理,在蘇聯時期曾是道風靡一時的酒店名菜,相傳源自於法國,後由俄羅斯廚師改良而成,俄文原文котлетапо-киевски,指的是「基輔風的雞肉排」,是以雞肉拍打為肉排後包裹奶油、黑胡椒、蒜片…等香料,再裹上麵包粉與蛋液作麵衣後油炸。 李・西餐廳的基輔炸雞,以特製的香料、檸檬汁與奶油填充雞肉,將油炸的過程中流出的雞汁鎖在其中,一刀切下便會流出濃郁的餡料,再以流出的餡料做斟醬,沾附在雞肉上食用,並搭上滑順的薯泥作為主食。 總匯三明治 除了義式料理與排餐外,李・西餐廳也提供輕食的選項,其中以總匯三明治最為澎湃。 李・西餐廳的總匯三明治以煎牛肉、生菜沙拉、起司、煎蛋、雞肉作為夾餡。 總匯三明治的調味偏重口,有濃郁的沙拉醬,其中煎牛肉的熟度得宜,肉質也鮮嫩,但整體來說不是清爽的輕食料理,比較適合喜歡重口味與漢堡的人。 烤脆皮雞腿及加州炒飯 擁有十分白話的名字的這道料理是以炸烤雞腿排佐以香料,再搭上以青椒、紅椒拌炒、清爽的加州炒飯,整體來說算是中規中矩,雞腿排雖肉汁四溢,但有基輔炸雞在前,似乎就顯得相形失色了。 辣味檸

陽明山國家公園 Yangmingshan|擎天崗環形步道|山頂上的大草原,一座天然野牛牧場

在台北出生長大20多年,除去小時候幾次山腰邊泡溫泉的經驗,登上陽明山的次數寥寥可數。 對陽明山最深的印象是大一那年,第一次離家的我總嚷著想家,不過30多公里的距離,對當時的我來說像是迢迢千里,人生地不熟的感覺更勝過多年後前往布里斯本。 開學不久的某一個周末,因為運動會行程而無法回家的幾個小大一,約著體驗了一次夜衝,從中壢沿著台一線騎往台北,目的地是陽明山氣象站附近的觀景台。 才初秋的天氣裡,山下還保有一點暑氣,入夜時山上的空氣已經十分寒涼,穿著清薄秋裝的我們在深夜的觀景台上,看著山下燈火絢麗的景色,邊被冷得瑟瑟發抖。 那是我第一次遇見深夜的台北,即使是台北車站也杳無人煙,只有幾台深夜未歸的機車呼嘯而過與24HR營業的商店獨自燈火通明,紅色招牌的永和豆漿傳來冉冉熱氣,在初秋轉涼的夜裡化成一團白霧。 後來的近十年,因為陽明山假日裡的總是塞車,跑遍了各地拍照,卻再沒踏上陽明山這座離家最近國家公園。 陽明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距離市區最近的國家公園,位於台北北方山區,其原名草山,於日治時期列為「大屯國立公園」預定地,範圍涵蓋台北盆地北方的七星山、大屯山區及觀音山…等,1950年後改名陽明山,以紀念明代思想家王陽明,並於1962年預備規劃作國家公園,後於1985年整治完成,面積約11,338公頃,以火山活動產生的火山景觀為其特色,如:小油坑、硫磺谷、牛奶湖、夢幻湖、溫泉…等。 除了連綿的山巒與火山景觀,在陽明山也擁有豐富的植被,幾乎整個四季皆是可以賞花的花季,從春季到初夏,櫻花、杜鵑、海芋、繡球花接力盛開,待到秋冬之際,野芒花開滿整個山頭,為陽明山帶上白黃的帽子。 陽明山國家公園: 官網 擎天崗大草原 擎天崗舊稱大嶺峠、牛埔…,是鄰近高點竹篙山熔岩向北噴溢而形成,主要植被為類地毯草及假柃木,位於大屯山群峰的中間鞍部,地勢較為平坦,因擁有特殊的草原景觀而聞名,自清領末期及日治時期以來便是牛隻放牧的場所,而今成為野化水牛的棲息地。 擎天崗大草原就在停車場周邊,走過大草原是約莫2.4公里的環形步道,除了能在飽覽風光後接回原點的環形步道外,亦有支線可通往竹篙山與風櫃嘴等地,是道非常平緩好走的步道。 有趣的是,因擎天崗現為野化水牛的棲息地,環形步道間有幾處避牛樁設計,以三條相間的木樁豎立在草地上,用可讓人通行但會擋住牛的間距排列,以供不時之需。 交通方式🚗 要去擎天崗可由風櫃嘴

《那年,我們的夏天》|從過去奔往未來,終於我們活成自己的模樣

《那年,我們的夏天》劇中有許多感人的時刻,溫水煮青蛙式的緩慢堆積,當觀眾還沉浸於柔和甜美的劇情裡,猝不及防地讓情緒高漲到最高點。 直到最後一集,我才終於明白,這部名作失而復得的青春純愛劇,不僅僅是夏日裡甜美的禁果,而是男女主角相互救贖的過程。 全校第一的國延秀與全校最後一名的崔雄因為紀錄片而走在一起,開始了每天鬧哄哄又互補的日子。 每天都像是拉緊發條的延秀,堅強、不服輸,戰戰兢兢地活著,少了一些社會化,卻在小雄面前能卸下保護色,表現得像是尋常高中女生。 她對未來充滿期待,卻最終活成了一名上班族,在工作中汲汲營營,小雄是他的避風港,逃離現實中驚滔駭浪的島嶼。 小雄,性格幼稚但溫暖陽光,像女孩們記憶裡那個抱著籃球衝向操場,鬧著笑著、那樣不懂事的初戀男孩。他不爭不搶,喜歡平和的日子,有著愛他的父母與朋友,算是個出生就贏在起跑點的幸福的孩子。 有些恐懼,只有他自己知道,近在眼前卻不願面對。 他堅持著自己的信仰,在首爾這樣匆忙的城市裡,活出自己的樣子。 我們都曾經擁有那樣的夏天,即使最終走散了明天 延秀與小雄在青春期的最後一個夏天因為拍攝紀錄片而走在一起,從相互不理解到最終攜手走過五個冬夏,青澀卻美好的日子,讓人想起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夏天。 陽光灑落的教室、夕陽西下的操場,多數人都擁有相似的青春…相似又獨一無二。 那些刻意製造的巧遇、那些放學後還捨不得回家的日子,牽著手就以為能走到很久很久以後。 那是即使犯了錯也還能被原諒的年紀,那時的喜歡很直接、純粹,愛上一個人不需要太多理由,不談條件而更赤誠。 即使愛著愛著依然走散了明天,也沒能像電視劇那般分開後再相遇,卻在往後漫長的日子裡,猛地想起那個已經模糊了面容的青春,還會會心一笑。 曾經有過赤誠的喜歡,讓往後的很多年裡,遇上每個很像他的人,心跳總會不受控制地漏了幾拍。 後來的我們,終於能夠活成自己的模樣 十年以後,國延秀與崔雄青春期拍攝的紀錄片突然爆紅,在好朋友的誘勸下,他們再一次拍起紀錄片。 久別重逢,他們隱藏住的真心又再一次為彼此跳動。 這一次,他們還沒成長為大人,卻在復合的過程裡,漸漸學著放下年幼時的偏執,與對方跟自己和解。 曾經豎起鋒利的刺偽裝自己,用過度不在乎的生活態度逃避膽怯,他們用各自的方式、懷抱著不被愛的恐懼孤軍奮戰,深怕自己的人生不被期待,冷漠傷人但也更傷透自己。 卻終於在最後感受到自己還能被愛,不再因為矛盾與